心理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美文 > 正文

有一种内耗,叫过度准备

发布日期:2025-10-24    作者:         点击:

可以准备

但不要过度准备


  你是也有这样的经历:决定健身,却想等做完健身计划、买完一系列运动装备再开始想看一本书,必须要有一天的空余时间、安静的环境,才能开始看......拖着拖着,就没有了当初的“心气儿”,最后干脆放弃。


  想做一件事,总要等自己觉得准备万全、万无一失了再去做,这是很多人都陷入的“过度准备”状态。“过度准备”就像伪装忙碌的“假动作”,我们以为做好充足的准备,进度就到了99%,离成功只差一步,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虚假的满足感,只要还没开始行动,进度就永远停滞0%。


  有备无患的想法确实没错,可是没有人能做到准备得百分百充分。长期的“过度准备”只会阻碍我们的行动,导致很多事情半途而废,让自己越来越不自信



过度追求完美

容易让人倍感压力


  “过度准备”,往往源于对“不完美”的恐惧。生活中,有些人总想着“准备好了再开始”等所有条件都成熟,等自己足够优秀再去做,结果一等再等,把原本可以着手的事拖成了遗憾。


  可是,生活本就充满不确定性,做一件事的“完美时刻”或许并不存在。无论我们准备得多么细致,也无法完全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将遇到哪些挑战。


  所有的完美都建立在完成之上没有谁能一开始就做到无懈可击与其一开始就因为追求完美而给自己极大的心理压力,不如先行动起来,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


  哪怕现有的成果并不完美,也允许自己在试错中进步、成长。先完成,再完美;先出发,再慢慢调整方向。



三个方法

帮你克服过度准备


  想要克服“过度准备”,以下三个方法,你可以试试:


  1.先行动,再准备


  打破“过度准备”的内耗,不妨试着先行动、再准备。先迈出第一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什么是我们需要的,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去做准备。


想要养成跑步习惯,不必等买专业跑鞋、规划好完美路线才开始,穿上普通运动鞋下楼跑起来,再慢慢调整为更合适的路线和装备。

  2.减少对困难的预设


  在事情开始之前,我们可以转换一下思路,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就不要一直想这件事有多难,而是想“先试试再说


  很多时候,当我们真正投入事情本身时才会发现,那些困难只是被我们放大了。实际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

  3.适当放低期待

  行动开始之前,适当放低期待并不意味着消极面对,而是不让自己陷入对“完美”的追求。试着调整心态,允许自己做得不那么完美,让自己平和、从容地应对未知,慢慢改善。

  卸下对结果的执念,反而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行动上。轻装上阵,反而可能在不经意间收获惊喜。




种一棵树

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其次是现在

如果你心中有想做的事情

看准了就大胆去尝试

任何时候都不晚!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夜读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三星路11号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服务中心